他曾经默默无闻,他曾经举止神秘,但如今他站在了联想经理人团队的前列,为这个大型IT企业的投资多元化、国际化而努力。
联想集团最近十分活跃,前一阶段的整体换标,推出新口号“只要你想”以及联想创业投资的海外募资都为这个大企业的二次创业打下了注脚。作为联想投资多元化的一大进程,联想投资模仿了英特尔模式,以财务增长为主,投资中国中小企业,备受外界瞩目。
联想投资日前借2003中国企业“未来之星”颁奖典礼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论坛露面,透露说其旗下第二期基金已完成募集6000万美元,这一金额接近于今年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新募集资金9860万美元的三分之二。外界认为,原来仅仅是集团战略试点的朱立南及其联想创投已经站到了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前列。
朱立南:活跃的产业资本投资人
联想创投少帅朱立南,198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电子工程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9年加入联想集团,筹建深圳联想电脑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主要负责管理联想深圳生产基地的汉卡生产。
1993年,朱立南离职自行创业,从事信息产品贸易和系统集成业务。这段经历让他亲身了解到中国IT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经营方式和独特需求,对今天管理联想的风险投资业务有很大帮助。
1997年,听从联想老总柳传志的召唤,朱立南重回联想,主管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总体战略,历任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经理,企划办常务副主任,助理总裁、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原联想集团最高领导机构–执委会成员之一。1998年~2000年主持集团总部工作。
朱立南在IT行业有逾十四年的经营管理经验,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朱立南坦言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投资经验,但在联想总部的这段经历让他对中国企业的成长规律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柳传志总裁评价他“思维缜密,遇事冷静”,适合作风险投资业务的领军人,而朱立南解释说,他所从事的工作规定了职业人的性格必须要冷静。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独立运作的专业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和运作的基金超过1亿美元。联想投资的风格是典型的产业资本投资,它积极帮助企业成长并以此获得资本增值,不迎合资本市场的短期喜好,强调被投企业的增值能力,以被投企业的独立发展为利益基础。
前期的投资重点是在大IT领域的四个细分行业:电信及网络设备、企业应用软件、IT服务和半导体芯片设计,侧重于在中小企业创业期和扩展早期进行投资,少量投资在种子期和“准IPO”企业。
到2002年第三季度,联想投资已经投出8个项目1400万美元。到2003年第二季度,联想投资已经完成对上海华虹、科大讯飞、卓越网、中讯、光桥科技等14个项目的投资,累计投资估计已经超过2000万美元。第一期基金预算基本用尽,投资收益3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10个百分点。联想总部对联想风投的业绩较为满意。
现在联想进入第二轮海外募资,据联想投资透露,10月底将完成第一次二期基金的募集,约为6000万到7000万美元,主要来自联想控股和美、日外资基金,其中联想控股占50%以上,目前还有几家海外的基金亦表示感兴趣。二期基金最后募集规模可能达到1亿美金–相当于联想创投的原始注册资本。
有人给联想投资算了一笔账:如果按前面一个基金募集到六七成第二个基金就开始启动的话,2005年第三期联想投资基金规模不低于1.5亿美元,2007年第四期基金规模将达到2亿美元,每一期基金的周期可能都会是7~8年。照这个速度发展,预计到2008年第一期3000万美元到期的时候,联想投资管理的基金规模将达到5亿美元左右,这样的投资规模在国内IT行业数一数二。
风起云涌:期待中国创投模式
IT行业依稀还记得.com时期风险投资活跃的情景,但是自网络股泡沫破灭以来,科技投资行业一路走低,一直非常不景气。根据不久前发布的2003年我国风险投资中期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国内风险投资总量为1.33亿美元,较第一季度的2.4亿美元大幅下降了45%.而在上半年总共3.73亿美元的投资中,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占了重要地位。
风险投资进入中国IT领域,国内投资市场不乏日本软银、常青藤、开曼投资、老虎基金这样的重量级对手。尽管联想创投初期在重庆宽带、卓越网等IT企业进行了一些尝试,也获得了一些成功,但对于刚刚组建、实力微薄的投资团队来说,尚待成熟的国内投资市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朱立南千斤重担一人挑。
朱立南也有自己的对策,他主张“扎扎实实做事,抱有长期打算。”这充分表现出这位投资家的风险意识和谨慎作风。“中国的风险行业不成熟,这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在整体上看好中国的环境,风险投资行业也会日益成熟规范,现在介入机会比较多一些。”“现在,大家都在摸索阶段,没有垄断,可以认认真真研究它的规律。据估计,二板市场两、三年内出不来,但如果你有信心,觉得它总会出,就会一步一步走下去。”
联想投资公司成立之初,朱立南就为自己定下了两个主要目标:第一,5年内平均回报率超过30%;第二,依托投资公司培养出一批能够独立运作基金的投资专家。朱立南在公司既是一个经营者,又是一个风险投资家,还要做培养投资人才的“家庭教师”.
“对我来说培养人才和投资业务同样都很重要,风险投资公司不同于一般企业,它不是金字塔结构的。当业务发展到十亿、二十亿美元规模后,就必须有一支团队,集合一批有独立管理经验的人才能把事业作大。目前,联想投资的事业刚刚起步,我要首先在业务上作一个表率。”
联想投资坚持把首期基金的年回报率定在了30%,风险非常大,对此朱立南评论说,高于行业平均回报率的目标显示了他对联想的信心。“联想集团的品牌和资源,努力敬业的员工都给了风险投资公司很大支持。联想的风格就是说到做到,做不到就坏了联想的名声。所以,联想即是我信心的支柱又是我压力的来源。”联想喜欢强调品牌效应,所以联想创投也计划在5年内成为中国VC行业的首选品牌。
联想系:风险投资的眼光
联想内部流传着柳传志的一句话:联想有的是经验,有的是资金,再花上10多年的时间,就能培养出几个新的联想来。柳传志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能培养出几个“小联想”来。联想集团整体业绩成长有很大压力,而联想投资的中小企业更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柳传志预见的“联想系”资本运作已经初具规模。2001年10月联想投资介入众力讯,投资1300万元人民币,所占股份比率为20%.2002年3月联想投资介入了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彩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绿盟科技,前者投资金额约250万美元,所占股份比率不详;后者投资298万美元,所占股份比率约20%到25%.
在未来一年之内,不少种子公司会符合国内主板的上市资格,马上可以登陆国内A股市场,其中包括科大讯飞、上海华虹等。届时A股市场很可能出现一个潜在的“联想系”关联企业网络。也有一些投资项目联想顺利退出,例如重庆小网通,联想投资了200万美元,收益率达到20%.
事实上,联想集团的投资势力正在四面出击。在联想投资成立之初,当时普遍预期国内二板快要推出了。柳传志也对国内二板寄予了很大期望。可是到现在国内二板遥遥无期,而联想投资的节奏反而是越来越快。
除了朱立南部的联想投资外,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也都有自己的投资部。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赢时通、新东方和FM365等投资项目是由杨元庆率领的在我国香港特区上市的联想集团所属的策略投资部操刀。联想集团近来更是在电信、服务和网络方面频频出售并购。
联想三大投资实体各有侧重,集团的投资是从业务策略角度而做的投资,一般要控股,甚至完全收购;联想控股的投资成立时间很短,它做的投资和控股的方向性决策联系在一起;而联想投资是以财务回报为主的风险投资,一般不控股,主要投资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在国际化战略上,联想明确了目标。联想电脑少帅杨元庆表示,进入世界500强是联想要追求的一个相对现实的目标–公司计划到2010年实现100亿美元的企业规模。要实现100亿美元的规模,显然仅靠生产PC是远远不够的,要支撑这个目标,杨元庆认为要发展三大体系:以PC、手机、数码相机等为代表产品的信息终端;以服务器、数据集成为代表的后台产品和市场越来越大的IT服务。
与此同时,“只要你想”主题推广活动是联想近期战略性品牌管理工作的核心一环,它也将成为联想集团今明两年的品牌推广主题。联想声称,“只要你想”正是联想力图诉求的“有想法就能创新,有想象就能创造,只要你想,一切都有可能”理念的浓缩,它包含两层含义:代表创新超越与联想品牌定位“科技创造自由”.
朱立南希望联想风投能做出一个高科技产业化的样板,“为风险投资在中国树立一种健康的模式并起到示范作用。这不仅是联想投资对中国IT的影响,也体现了联想对社会的责任。” 原来联想投资背后还有一层更深远的社会意义,只要你想,加上努力,就有可能办到。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